“‘典’亮生活,伴民同行”——浙江中医药大学顺利开展“同筑法治长城,共享法治阳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 蒋淑敏、王心媛、韩馥励进一步提升身边群众自身法治素养法律意识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组建了一支赴杭州各区以“同筑法治长城,共享法治阳光”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持续鼓励引导学生实践团队前往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走访社区、民法典宣传教育馆、教育机构途径实现以普法促学法守法促用法的良好局面同时,实践团成员在调研走访期间结合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将学校基础医学院自主研制的文创产品——十里香囊”送到了社会各界手中积极助力中医药文化弘扬与传播

普法宣传进社区,民主法治浸人心

7月6,实践团第一站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萧山区盈二未来社区盈丰法治广场参观学习广场整体以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四治融合”为主题,以船、舵、棹、锚为艺术展现形式。广场内的宪法宣传墙以宪之路宪之知宪之日宪之赋等板块展现新中国宪法历史和现行宪法基本内容;民法典宣传墙以法槌、天平、莲花等元素,展示法典历程、法典原则等基本知识。法治广场以“@”为型展示传统美德“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以“尊、学、守、用”拼音引导公众“尊学、学法、守法、用法”;以“船桨”为载体记载社区公约;以互联网元素为依托展示智治成果从而让法律知识融入社区民众生活的个角落

基于此,该广场成功申报并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实践团调研期间,社区居民积极互动宣传法律知识,采访了社区的法治工作人员,了解到为提高居民参与法治活动,社区自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借鉴综艺奔跑吧共富篇内的闯关活动让普法工作由枯燥乏味转向生动有趣极大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还面向全社区居民建设标准化调解室、“微法庭”法律咨询台等公共场所对接律师事务所定期轮排社区法律顾问提供突出“一老一小”的便民公共服务调研现场,实践团和社区工作人员达成日后继续合作的共识力争让普法协会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为法律宣传贡献文管人的青年力量。

 

 1 实践团在社区参观、普法及采访

 

树民法信仰,“典”法之光芒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团成员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意识,实践团西湖区民法典宣传教育馆为实践的第二站这座位于西湖区湿地博物馆中的民法典宣传教育馆系统地讲述许多有关《民法典》的通用知识这里实践团成员清晰地了解了《民法典》诞生历程,学习了《民法典》的主要内容以及在生活中的有效运用,意识到了这一部“生活百科全书”法典的重要意义《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大家美好生活的保障,其有效实施和宣传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至关重要

实践团成员表示身为新时代大学生青年学习与生活中要积极学习运用《民法典》,并通过自身行动参与宣传活动中来,向社会大众普及《民法典》普法协会会长王心媛还认为这次学习参观之旅也为我们在今后对于校园或社区中开展民法典以及其他法律的宣传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依法起航护孩童,青春扬帆助亚运

孩童是祖国的花朵,培养法律意识要从小做起,和谐社会则要伴着法治教育共同建设。7月11日,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富阳区,十几位乐童艺术培训机构的小学生们宣扬中医药文化,宣传亚运知识,并普及简单易懂的未成年人法律安全条例,为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点亮明灯。

实践团秉持着寓教于乐的理念,准备了一些中药标本和DIY香囊的原材料,让小朋友们接触到了自古民间便流行着芳香驱蚊安神定志的香囊佩戴习俗激起了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恰逢亚运会倒计时74实践团还借助此次实践机会积极响应亚运号召通过抢答活动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亚运会吉祥物赛事项目等引导小朋友们绘画风筝放飞亚运梦想宣传亚运精神这一堂精彩纷呈的法律小课堂将轻松娱乐融入专业知识,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常识,提升了青少年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实践团成员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印象让小朋友们提高“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法律意识,也借此机会将法治融进教育用法律守护孩子们阳光向上健康成长。

 

 2 实践团拜访教育机构并合影

同筑法治长城,共享法治阳光。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得到了一次非凡的法律教育和法治文化熏陶了解了更多法律知识,也更清晰地理解了法治立足于日常点滴作为青年实践者更应该用行动传递法治精神和理念。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守护个人权益,为构建和谐、公正法治新时代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践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法治的阳光必将普照全社会,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法治带来的温暖和安全。同时实践团也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呼吁心怀法治,用行动践行法治,让法治成为生活主旋律,共同追求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