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多措并举助推生活垃圾分类绿色新风尚

为进一步精准施策打好垃圾分类组合拳,石景山区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发挥政府引导、社区参与和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垃圾分类机制及措施,明确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要求,助推垃圾分类监管和执法成效,丰富垃圾分类社区宣传活动,随着石景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逐渐成为绿色新风尚。

健全机制加强基层联动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和各领域的分工。顶层设计和基层布局对于整体运行至关重要,其意义不可忽视。为此,石景山区着力在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分类体系、完善设施配套、强化统筹协调等方面下功夫,并通过定制组织召开垃圾分类专项会议,探讨垃圾分类工作新思路,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落实。


f0fbda46924bea718830b59e9096b28b

同时,建立石景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联席制度,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和合作,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效率和质量。

宣传引导养成自觉行为

社区作为垃圾分类的基层单位,对激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至关重要,宣传引导更是社区关键。石景山区建立“立体式”宣传平台,按照“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培训”两手抓的方法,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彩页,借助区垃圾分类小程序“石分达人”,推送垃圾分类宣传信息,并通过社区LED屏幕、宣传栏、电梯多媒体宣传屏等载体,动态播放垃圾分类视频及公益广告,从而形成多管齐下、人人知晓的浓厚氛围。

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全区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推出“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动手”等活动,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使生活垃圾分类人尽皆知、人人行动。

加强监管形成处理闭环

为巩固提升、深化拓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动居住小区执法检查,由石景山区城市管理委联合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对及社区,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城管开放日活动,普及城管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流程,并充分利用智能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装修垃圾垃圾堆放点、再生资源回收站等进行执法普法,从个人、物业、社区角度出发,说明各方在垃圾分类每个环节需要履行的责任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可能要受到的法律处罚。同时,增设垃圾分类执法小知识答题环节,通过问答形式引导社区居民知法懂法,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美丽的城市生活环境。

efab7c96976ff4f4282c151d57363f37

同时,通过建立“日检查”和“周考核”工作机制,成立区级垃圾分类检查队,每发现各类问题派单整改,并进行每周考核评比通报。

下一步,石景山区区将继续落实日常巡查、监管执法、责任考核等常态化监管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覆盖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及分类收运和处理量等纳入日常管理工作范畴,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过程实施全过程、全链路监管。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