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荧幕盯上小屏幕 短剧或成影视衍生开发新渠道
凭借短平快的特点,微短剧成为了2023年至今内容行业最为火爆的“风口”之一。调研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微短剧2023年市场规模373.9亿元,较2022年的101.7亿元同比上升了267.65%。预计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会超过1000亿元。作为对比,2023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为549亿元,短剧市场的发展速度和市场空间可见一斑。
在此背景下,传统影视行业、短视频平台等各方势力都盯上了这块“肥肉”。据广电总局公示数据显示,2023年3—11月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登记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拍摄备案公示的网络微短剧共计2459部,数量蔚为可观。
专业机构入场,让市场上的短剧内容品质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基于现有电影、剧集的IP开发的衍生短剧也越来越多。《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年末,基于彼时的热播剧集《唐朝诡事录》开发的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就在抖音上线;在2023年6月抖音短剧年度畅享会公布的推介片单中,电影暑期档亚军《消失的她》的衍生短剧也出现在了片单里;而在抖音于2024年1月18日公布的春节档片单中,则有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衍生短剧《超越吧!阿娟》。
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钱立立向记者表示:“电影的开发周期较长,上映之后票房是由一个月左右的票房所决定的。而以短剧的形态直接面对用户去做内容,是一个非常好的延续IP生命周期的形态。”

长短联动将成趋势
微短剧从萌芽期到高速成长期,前后仅有一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微短剧一度被贴上“短视频版的网络爽文”的标签。剧情套路化、人设模式化的窠臼和颜值饱满、内容空洞成为微短剧市场在过去大部分时间里暴露出的硬伤。此外,很多网络微短剧的故事呈现,被简化为对冲突点、爽点、爆点的抓取,结果是,喜剧奇幻、穿越重生、草根逆袭、豪门秘事、凶杀探案等冲突性元素经常被一锅炖,“锅”中却没多少营养价值。正因如此,不少微短剧给人留下了“狗血”的印象。
而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与专业影视机构的带动下,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内容精品化趋势开始显现。精品化趋势一方面体现在,传统影视公司、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的批量入局让短剧的制作水平有了全面提升,尤其是MCN机构、微短剧创作团队凭借其对短视频内容的熟悉,尝试在剧本领域中加入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表达,将情感和故事融合得更为自然。
另一面则体现在内容制作成本越来越高,所涉及的内容也从战神、打脸等向更考验工业化实力的科幻、古装、奇幻等题材延伸。
“内容品质升级是所有的内容形态想要长期发展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从我们跟一些机构合作中,我们发现,精品短剧的格式越来越像电影,整体都是90—120分钟的叙事;其次,爆款精品短剧也遵循了电影经典的三段式,只不过节拍和电影的节拍是不同的。在镜头语言上,竖屏拍摄更多是在近景和中近景,它的光影、聚焦人物的表演、包括情绪的铺垫和故事逻辑性的延展,都会不同。”钱立立说,“短剧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内容产品形态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相对短小精悍,跟那些长影视比,是性价比更高的一种方式,这本身是在竞争上的优势和特点。”
在电影行业主动向短剧领域抛去橄榄枝的同时,短剧也在向时间更长的电影领域“渗透”。记者注意到,在国家电影局网站发布的《关于2023年8月上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中,由漫恩(深圳)电影有限公司申报备案的动画影片《逃离大英博物馆》已获同意拍摄。
“长短联动IP衍生可能大概率会是未来一个方向。电影当然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是整个开发周期至少需要两三年,上映之后票房又是由一个月左右的票房所决定的。那怎样让一个IP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呢?其实电影和短剧本质都是to C产品,都在跟用户发生连接,而基于短视频账号与用户发生高频的互动,能够更好帮助孵化和运营IP。”钱立立说。
商业模式谁胜一筹?
短剧发展中,商业化探索是重要一环,目前短剧仍未形成自洽和稳健的收益模式,不过也已经探索出分账、剧情广告植入、充值、广告付费、品牌定制等多元营利模式。
其中长视频平台类短剧大多采用传统的分账模式,在剧集上线后,视频平台根据点击观看情况,在规则框架内从会员费中抽取资金分账给片方。从各大长视频平台公布的分账票房片单统计来看,2023年里分账破500万元的短片共计15部,其中腾讯视频平台播出的民国背景纯爱微短剧《招惹》,以2000万元分账票房刷新了微短剧诞生有史以来的单部剧分账剧天花板。
而小程序短剧的商业模式则侧重C端。通常,小程序短剧会在各平台不断投流以吸引用户观看,先以免费为诱饵,再在第10集、20集等设置不同的收费节点,让用户付费才能解锁观看。这也造就了一类短剧的变现方式——充值。
而短视频平台既是发行载体,又是入局玩家,还是宣发平台,其商业模式有着更多样的玩法。例如打包付费,像抖音在《二十九》等爆款短剧中尝试后4集付费解锁观看;快手则在短剧《东栏雪》中植入“京东新百货”品牌。此外还有剧方直接与品牌方合作制作商业定制剧。在抖音上,韩束、珀莱雅、茶百道等多个品牌均有定制微短剧,剧集超过20部。OPPO则与快手合作上线微短剧《我绑定了爱情系统》,把OPPO手机设计成具有魔法的爱情系统以推动剧情,全剧累计播放量达2.4亿次。
在1月18日,抖音又发布联合出品、联合运营两大合作模式,其中,在联合出品模式下,抖音以现金投资的方式与制作方联合出品,并提供“选题立意、剧本创作、内容制作、账号运营”的全流程支持;联合运营模式,则是由创作者和机构负责微短剧开发制作,抖音提供千万级流量扶持和全方位的运营支持。
“如何帮助短剧创作者赚到钱、让他们的收益为正,这是我们的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品牌类的广告权益、招商植入以外,还有第二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一个影视公司MCN机构制作了精品短剧,他能获得的充分曝光也能帮助账号积攒大量粉丝,当账号越做越大,个人内容越做越好的同时,他所接到的广告商单就会变得很多。”抖音短剧业务负责人王晨说,“从平台角度来看,我们鼓励更多创作者在抖音账号上发自己的精品内容和创作内容。一方面是内容用户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会鼓励影视公司和制作公司、机构能够营造自己的经营矩阵,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