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出台钢铁业产能置换办法 促行业“减量提质”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修订出台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坚持‘控总量、优存量、促升级’政策导向,进一步优化完善差别化产能置换政策,促进行业‘减量提质’发展。”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常国武表示,工信部将组织开展钢铁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全面分析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钢铁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
针对近期钢铁行业持续呼吁自律控产的情况,常国武表示,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房地产及相关下游行业影响,钢铁行业供需关系出现了较大变化,行业效益出现明显下滑。
工信部将立足新时期钢铁行业需求总量、需求结构变化特征,持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引导行业转型升级。同时,抓紧开展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遴选一批引领型规范企业,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方一道,推动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迈入了由大到强的新发展阶段。“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推进新型工业化目标任务,原材料工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绿色化转型面临较大压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还不深入,优化升级任务仍然较为艰巨。”常国武表示。
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
常国武表示,《行动方案》以标准体系建设为切入口和发力点,发挥标准“指挥棒”作用,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表示,《行动方案》提出了开展标准体系优化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建设、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等多项重点工作任务,就是要不断健全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从而实现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增加值占工业的近30%,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目前,原材料工业国家标准已经达到7000多项,既涵盖了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大宗产品,也包括特种合金、特种塑料、碳纤维、稀土等新型材料。
在谈到如何通过标准提升推动制造业进一步优化升级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的标准供给,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在传统产业领域,编制钢铁、轻工、机械等行业标准建设指南,加强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融合领域标准制修订,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在新兴产业领域,按照“产品分代、技术分级、研制分期”的思路,加快制定一批先进适用的标准,“产品未动,标准先行”。在未来产业领域,紧跟国内国际技术演进发展趋势,前瞻布局标准化路线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