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欠薪风波 智驾公司纵目科技创始人失联或临爆雷


纵目科技图片1.png


作为昔日智能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深陷“舆论风暴眼”,面临的经营危机不断加剧。

2月8日,有纵目科技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行政在钉钉群内发消息称,2月8日18﹕00后开始断电并封楼,员工可在以上时间内把个人物品取走或者办理离职证明。

2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纵目科技位于浦东新区的科贤园办公大楼。园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是纵目科技的员工,现在肯定进不去大楼。对于封楼消息,该工作人员予以否认。“现在只能凭他们工作证,进去拿他们私有东西,办理离职也是可以的。”该工作人员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下午到达纵目科技的时候,正有工作人员从纵目科技办公大楼大门里侧,用白色不透明的贴纸粘贴在大门玻璃上,现在从大门外面已经没办法看到公司的前台。

据悉,如果员工要进入大楼内部,需要从东侧门才能进入。记者现场看到,东侧门内有数位保安把守,进入大楼也要在保安那里进行登记,不时有员工拿着私人物品从大楼里出来。

纵目2图片1.png

大楼其他方位也有保安,一位保安告诉记者,他是从别处抽掉过来的。东侧门外,不时也有员工聚在一起讨论公司的现状。现场的一位纵目科技员工告诉记者,他今天已经提了离职。

1月26日,纵目科技曾召开全员会,该公司CEO唐锐向员工告知公司所处的艰难现状,并建议大家可以离职,自行缴纳社保。多位纵目科技的员工也向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

对于公司员工的欠薪、寻求并购的进展等相关问题,记者多次拨打唐锐手机号,但均处于关机状态。与此同时,记者也短信向唐锐发送采访问题,但截至记者发稿,也未收到回复。

陷欠薪断缴社保风波

官网资料显示,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其总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北京、厦门、深圳、重庆以及美国密歇根Novi市、德国斯图加特设有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位于厦门、湖州、东阳(在建)。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纵目科技在中国内地供应商中的排名较为靠前。在ADAS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1.0%;在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9%;在APA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6%。

“(现在正)在(办理)离职的流程中。”2月8日,已经在纵目科技自动驾驶研发端工作1年的刘成(化名)向记者如是说道,“公司高管都离职了,CEO现在也跑去国外了。”

记者了解到,纵目科技的工资发放日是每月10日。但在2024年11月10日,该公司召开临时全员会议,宣布发薪日延至当月25日。而后在当月25日,纵目科技再开全员大会。

2024年11月25日,纵目科技员工工资也有所调整。记者获取的方案显示,凡月薪在1万元以下的员工全额发放,税后月薪在1万元以上的员工按税后1万元进行发放,剩余部分在融资到位后当月补发。社保和公积金会正常全额缴纳。此外,2023年的绩效奖金因公司经营绩效目标未达标且纵目科技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而予以取消,2024年的13薪暂缓发放。

“2024年10月、11月的工资和社保公积金都有发放,但12月份的工资和社保就通知都没有了。”刘成向记者愤怒地说道,“我们被拖欠工资、社保没缴纳,这些影响太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月24日,唐锐曾在公司的钉钉员工群@所有员工,并发文称:“现在我们还在积极想办法。现在的情况,包括宁波这边节后才会按照流程启动收购资产上尽调,东阳股东在筹划一些举措,但是节前不会有新的融资进来是比较明确了。今晚,我们还会开一个股东会来讨论对策。当下情况下,我们能够做的是:1)客户回款来尽量保证大家的社保。公积金的款项应该是付不出来的。2)我们力争能够再给还在保供保生产的小伙伴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3)建议有条件可以自己缴纳社保的同事,我们请HR同事准备离职流程之后,可以自行去缴纳社保。4)公司在后续能够正常恢复经营的情况下会把欠薪归还。”

“当时快到社保缴纳的最后期限了,大家在群里问,他(唐锐)才说的。”刘成告诉记者,“(离职赔偿)开会的时候口头说按法律来,给大家打欠条,但没人打欠条,也没人盖章。”

“我提离职比较早,拿到了离职证明。但是社保退工和公积金封存没办法办理,即使是入职下家也无法缴纳社保、公积金。”2月7日,一位已经从纵目科技离职的员工告诉记者,“从2024年11月开始,陆陆续续有员工走劳动调解和仲裁流程,但到现在都没有结果。”

造血能力欠佳现金流承压

在资本市场,纵目科技是个“香饽饽”。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已经有过数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纵目科技是小米在2021年3月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后首批投资的企业之一。

记者注意到,纵目科技曾多次冲刺IPO。2017年、2022年,纵目科技就曾挂牌过新三板、冲刺过科创板。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而后由于招股书满6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纵目科技港股上市申请于2024年9月28日失效。

对于纵目科技多次冲击IPO失利的缘由,2025年2月8日,另一位纵目科技的离职员工吴宇(化名)向记者分析道:“核心还是与公司的造血能力相关。纵目科技冲击A股之所以失败,一方面是公司造血能力(欠佳),另一方面是赶上了2023年IPO市场整体节奏收紧。”

“公司后来拓展了新的业务,这对现金流影响太大了。”吴宇告诉记者,“公司机器人业务倾注了很多资源,但带来的营收体量非常小。”

除智驾业务外,纵目科技也在多维度布局“蚕丛机器人”业务。2024年1月,唐锐宣布纵目科技全新子公司“蚕丛机器人”正式问世,并正式推出FlashBot闪电宝。同年12月4日,上海纵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RUI TANG(唐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据纵目科技方面披露的信息显示,上述FlashBot闪电宝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104度电的大电池包,是一款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能源机器人。2025年2月8日,在纵目科技的办公大楼停车场,记者也看到了多台FlashBot闪电宝停放在车位上。

纵目3图片1.png


根据公开报道称,在纵目科技1月26日召开的全员大会上,唐锐表示,公司一直在与某家宁波上市公司对接业务并购事宜,但收购方还需要春节后1—2个月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尽调与资产评估。唐锐也表示,公司有意出售智驾泊车业务,但保留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

对于上述唐锐的发言,记者也从纵目科技已经离职的员工处得到证实。“CEO一直画饼骗人。”刘成告诉记者,“1月16日,他还说让大家安心过年,年前会把钱发给大家的。”

“每次公司开会都说有新的意向合作公司或者政府啥的,但每次都没有后续了。”刘成向记者解释道,“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一直说后面有几千台的大单,但其实落地的很少。”

对于公司所处现状,刘成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公司把重心放到机器人上,那乘用车的高阶泊车技术就停止,业务也开始收缩。而机器人业务采用的乘用车的技术路线,现阶段很难真正做到量产落地,这就导致公司在这一块的资源越投越多。”

纵目科技曾是智能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吴宇对纵目科技的现状也倍感唏嘘:“纵目科技作为自动驾驶公司,名气一直很高,毕竟已经是行业内10年的公司了,算比较老牌了。”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