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协同·耕海牧洋2025福州海洋装备展诚邀您参加
2025中国(福州)海洋装备博览会
一、时间地点、规模、主题、定位
(一)时间:2025年10月16日至19日(为期4天),精准覆盖行业采购周期与技术交流需求高峰时段,便于国内外展商与专业观众高效对接。
(二)地点:主会场设于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区核心承载地),毗邻地铁1号线/2号线枢纽,交通便捷性突出;户外动态展示区落地冠城大通游艇码头(毗邻闽江黄金水道),依托天然水域优势,为大型船舶、海上风电装备等实物演示提供绝佳水域场景。
(三)主题:“绿动领航、智驭深蓝”——聚焦“绿色低碳+智能科技”双轮驱动,既呼应全球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趋势,又突出深海装备智能化升级方向,彰显展会引领行业前沿的价值导向。
(四)规模:总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室内展区8万平方米,规划为“智能装备”“绿色动力”“配套服务”等主题专区;户外展区2万平方米,用于大型船舶、海上平台、特种装备等实景展示),较往届扩容升级,满足多元展品类型与沉浸式观展体验需求。报名参展咨询可联系杨经理(电话135-6459-3938,微信同号),提供一站式参展服务支持。
(五)定位:以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协同平台为核心目标,紧密衔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重点引领“智能化(无人系统/数字孪生应用)、绿色化(零碳动力/环保材料)、高端化(深海探测/极地装备)、服务化(运维检测/金融租赁)、集群化(区域协同/产业链集聚)”五大发展趋势,突出“高端化(世界500强/央企龙头领衔)、国际化(全球头部企业参与)、品牌化(行业标杆展品集中亮相)、专业化(细分领域技术深度呈现)、市场化(供需精准对接机制)”五大特色,全面展示全球海洋装备领域前沿科技与最新成果,致力于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国家级展示名片,以及国际海洋会展领域的标杆品牌。
参展热线:杨经理 135(前3位 ) 6459(中间四位) 3938(后四位)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组委会(统筹全局,协调政府、行业及国际资源);
承办单位:中船蓝荟(福建)海洋装备会展有限公司(专业执行团队,负责落地运营与现场管理);
协办单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行业权威指导)、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技术支撑与学术赋能);
支持单位: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业资源联动,推动产学研用融合)。
展会介绍
2025中国(福州)海洋装备博览会将于10月16-19日在福州盛大启幕,作为国内海洋装备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会展之一,始终致力于为航海装备全产业链搭建“展示-交流-合作-交易”的全维度平台。本届展会立足国际视野,以“全球共享、开放创新”为理念,构建高端化、国际化的产业对话空间——规划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室内8万㎡聚焦细分技术展区,户外2万㎡打造实景体验区),拟定向邀请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独角兽等头部力量参展,届时西门子能源、三菱重工、中船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将集中亮相,通过实物展品、动态演示、技术研讨等多元形式,集中呈现智能船舶、深海采矿装备、海上风电运维系统、绿色动力解决方案等前沿成果,链接全球海洋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全力打造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海洋技术装备“风向标”与“会客厅”,助推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海事装备专业会展之一,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盛大举办。该展会立足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以"链接全球资源,共筑海洋未来"为主题,致力于为航海装备领域搭建集技术展示、商贸对接、学术交流、政策发布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平台,不仅是行业趋势的风向标,更是推动全球海洋装备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
作为业内重点会展品牌,本届博览会将以国际化视野构建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全球海洋装备产业高端交流平台,聚焦"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三大方向,计划展览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区8万平方米,户外展区2万平方米)。展会将面向全球定向邀约世界500强企业、中央直属重点企业、行业独角兽及"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领军企业参展,预计吸引包括国际知名海洋装备制造商、技术研发机构在内的数百家优质展商齐聚。通过汇聚全球优势资源,展会将集中展示世界海洋技术装备产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趋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装备"展示窗口""合作枢纽"与"创新高地"。
参展范围
本届博览会设置九大特色展区,覆盖海洋装备全产业链核心领域,具体包括:
福建馆:集中呈现福建省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成果,展示内容涵盖省内海洋装备产业相关职能部门、招商单位、产业运营平台、重点龙头企业及各地市优秀代表,重点展出海洋装备产品、前沿技术、创新装备、重点项目、区域招商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凸显"海洋强省"建设成效。
中国船舶馆: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全面展示其整体品牌形象及旗下重点业务板块成果,具体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动力机电装备、科技应用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配套)、船海服务业(如设计咨询、金融服务)等五大领域,展现我国船舶工业的体系化实力。
主宾国展区(挪威):特邀北欧海洋强国挪威作为本届主宾国,组织该国专业机构、头部企业及行业协会,重点展示其在高端船舶制造、海洋油气装备、极地装备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装备与解决方案,促进中挪海洋产业深度对话。
央企与国际品牌展区:汇聚国内重点中央企业(如中船重工、中海油等)及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如ABB、西门子海洋技术等),集中展示全球海洋开发、航运港口、海洋渔业、海洋能源(风电/油气)、海上救援、海洋工程、海洋科考、海洋文旅、海洋材料、海事服务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装备与应用案例。
强链品牌展区: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权威指导,组织获得"船舶工业强链品牌"认定的优质企业参展,重点展示应用于远洋船舶、沿海及内河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关键设备、核心部件、新型材料、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如智能运维软件),助力产业链强链补链。
船舶先进制造展区:聚焦船舶制造全流程技术升级,涵盖新型船体材料(如复合材料、轻量化合金)、船舶设计与数字化建造技术、船舶修理专用机械与设备、先进加工工艺(如激光焊接、增材制造)及配套设备、机电与电气系统集成、智能制造装备(如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船舶照明系统、轮机工程设备、推进系统(螺旋桨/喷水推进)、环保设备(脱硫脱硝)、船舶内装材料、制冷系统、涂装机器人及全产业链供应链解决方案。
数智科技装备展区:集中展示海洋智能化的前沿技术,包括卫星应用系统(导航/通信)、雷达与通导遥一体化电子系统、5G海上通信技术、深海潜航器、无人船(含测绘/监测用途)、水下机器人(ROV/AUV)、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系统)、声光电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海洋监测与指挥控制系统、海洋探测仪器(多波束测深仪等)、高精度传感系统、沉浸式航海训练设备、高端海洋仪器仪表、智慧海洋综合管理平台、智能航运系统、数字化海上交通管控方案、船联网技术、电子海图系统、港口与航运数字化管理工具、渔业数字化管理平台、港口智能装卸设备、物流数字化跟踪技术及自动化作业系统。
绿色动力技术装备展区:紧扣"双碳"目标,展示船舶新能源替代路径,包括LNG(液化天然气)、氢能源、液氨、核能等清洁燃料应用技术,太阳能辅助动力系统、燃料电池技术、纯电动船舶推进系统、新型高效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储能设备(电池/超级电容)、节能优化系统(余热回收等)、新型传动推进系统(电力推进/喷水推进)、绿色新能源船舶(零碳/低碳设计)等解决方案。
院校及科研成果展区:集结全国涉海领域高等院校(如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集中展示海洋装备领域的最新科研突破、技术转化成果(如新材料应用、智能算法)及产学研合作项目案例,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